導讀:在大多數人里,艾草是端午掛在家門口的一把植物,不值錢但有必要;在熱衷養(yǎng)生的人眼里,艾草是健康的綠色標志,更是一“艾”難求!
近年來,隨著中國經濟的發(fā)展,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,人們的消費意識逐漸轉向健康養(yǎng)生領域,傳揚了3000年的艾灸也被人們熟知使用,并不斷成為全球保健市場的寵兒。
目前我國艾灸產業(yè)的規(guī)模超過百億元,已成為我國中醫(yī)藥產業(yè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此背景下,中國蘄春艾草(以下簡稱“蘄艾”)產業(yè)迅猛發(fā)展,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,蘄艾經銷商和代理銷售實體店超過1.2萬家,電商網店6600多家,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蘄艾產業(yè)生態(tài)圈。
然而,如此風靡盛行的蘄艾,卻不斷出現漲價、斷貨現象,蘄艾會不會成為新一輪的網紅熱?一艾難求真不是“炒作”嗎?
其實不然,艾灸作為我們傳統(tǒng)中醫(yī)學的瑰寶,3000年的傳承讓艾草及艾灸不會成為“網紅產品”。艾草的斷貨、漲價,其原因主要是這3點:
1、種植培育周期長
作為艾草之王,對于蘄艾種植培育有著極高要求,為了保證原材料的高品質,當地種植戶都嚴格遵守標準。蘄春艾草每年種植時間在春季3-4月,不可太早或太晚,都會影響蘄艾種植。種植前還要先整地,保證地塊松軟,肥沃才行。播種時還需要保持間隔,每40-50厘米挖個小坑,每個坑放入2-3粒種子,覆蓋薄土,適當澆水即可。進入幼苗期消耗的肥水多,需及時追肥,肥水足才可旺盛生長。
除此之外,為了保證艾草質量和土地的可持續(xù)使用,蘄艾都是一年一種。
2、人工成本走高
為了讓艾草品質更好,蘄艾使用的是人工栽培,特別當采摘期來臨時,集中快速的采摘要求,導致需要的人力會更多,再加上近年蘄艾種植面積擴大,人力成本也不斷提升。 此外,隨著整體經濟市場的發(fā)展,人力成本本身就遠高于過往。
3、市場需求大
近兩年,疫情肆虐,消費者對健康越來越重視,艾灸的保健養(yǎng)生、提升免疫力方面的作用被更深入地認知,帶來了艾草消費的又一輪風潮。當商機來臨時,有關艾草、艾制品相關的企業(yè)也拔地而生,進一步推動了消費者對艾草的認知、使用,從而對艾草的采購需求也日益增大。
為了保障艾灸產業(yè)的良序發(fā)展,成為脫貧致富的經濟支柱,蘄春縣政府聯合多名愛心企業(yè)家不僅對蘄艾收購做出杰出貢獻,也加強了對特殊貧困種植戶的幫扶工作,不僅大量收購其蘄艾,更是捐贈萬元生活費,幫助他們改變當下困境,一步一步堅持蘄艾種植,未來實現共同富裕。
所以說,一艾難求并非炒作,而是在時代發(fā)展下,人們對于健康養(yǎng)生的意識的提升,是順應市場變化的正?,F象。
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: www.haoai123.com